为持续加强高校专业质量建设和国际合作,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承办的“专业国际认证与高质量发展论坛”定于2024年10月30日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松江校区举行。此次会议将聚焦以专业国际认证为抓手促内涵建设及国际化发展,邀请中外专家开展专题报告,并发布第二批专业国际认证行动计划。 同时,为高质量推进中国高校专业国际认证工作,中德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行动计划秘书处联合中国应用型高校国际合作联盟、...
各班级、各位同学: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增强学生科学研究、学术探讨的兴趣,培养学生科技服务、应用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学院决定启动新一轮的学生科研课题申报工作。现将具体要求通知如下:一、申报对象及条件1、申报人需为我院在籍学生,具有良好的学风道德和科研诚信。申报人应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对科学研究有浓厚的兴趣。2、项目负责人每年度只限申请一项,项目参加者所参与的项目每年度不超过两项,...
院属各部门: 根据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智能教育分会《关于征集2024年数字化教育教学改革优秀案例的通知》(见附件1)及教务处《关于开展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24年度数字化教育教学改革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要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老师们积极参与项目申报,并于11月1日之前将《2024年度智能教育分会数字化教育教学改革优秀案例推荐表》(附件2)、《2024年度智能教育分会数字化教育教学改革优秀案例模板》(附件3)电子稿和纸质稿(...
为进一步规范管理毕业班学生参加虚拟班实习的课程学分置换工作,学院对于课程学分置换所需归档材料予以以下说明,请各教研室遵照执行。一、课程置换范围学院各专业毕业班开设的专业选修类、实践环节类课程可以申请学分置换。二、教师认定及归档材料1.学生须提交《信息科技学院XXX虚拟班实习报告》(封面见附件1),实习报告需包含实习项目的内容、成果及获得的证书等,并将相关实习材料上交给任课老师,且按要求将实习报告上传“校友邦”...
经党员推荐、群团推优,各支部拟确定方善德等45名同学为拟发展对象,现予以公示。欢迎广大师生对该同学的政治表现、道德品质、工作学习、日常表现、遵纪守法等方面进行监督。公示时间为2023年10月21日至2023年10月27日,共5个工作日。公示期内对拟发展对象有异议的,请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中共浙江树人学院信息科技学院委员会反映。联系人:王雷雷联系电话:0571-88285097中共浙江树人学院信息科技学院委员会(代章)2023年10月21日...
各学院、各部门: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为我校标志性学科竞赛,旨在发挥科技竞赛的育人作用,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对大赛一直高度重视。根据“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相关要求,现面向全校征集参赛作品,具体事宜如下:一、竞赛类别学生可按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申报参赛。每件参赛作品只能选择参加1个类别。二、参赛资格与项目申报(一)参赛资格1....
2022年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及2024届毕业生作为项目负责人的202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即将期满,现将具体验收事项通知如下:一、验收对象截至目前,2022年立项未结题项目、2024届毕业生作为项目负责人的2023年立项项目(详见附件1、附件2项目名单);已经达到结题条件的2023年立项项目。二、验收要求1、创新训练项目经过建设,根据项目内容完成①或②,同时完成③: ①论文:要求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在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一篇,...
一、 活动主题“筑梦未来,规划人生”——信息科技学院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二、 活动对象 信息科技学院全体学生三、 活动时间 1. 投稿时间:即日(10.18)起至11.07(周四)17:00截止。 2. 院赛时间:11.08四、 参赛形式1.线上投稿,专家线上评选。2.以个人形式投稿参赛作品,选手将参赛作品发送至邮箱:741982502@qq.com;发送格式【职业规划大赛+班级+姓名学号】五、活动内容 1.赛道与具体要求: 成长赛道:面向大一、...
各专业教研室、各指导老师:为顺利开展2025届毕业设计工作,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现将2025届毕业生的毕业环节工作安排如下:一.总体要求1. 毕业设计工作由教务处统一指导、协调,学院成立毕业设计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毕业设计的组织实施和质量监控。2.继续落实评估整改计划,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的若干意见》(教务处〔2012〕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的通知》 (教务处〔...
微专业是指在主专业学习以外,围绕某个特定技术或应用领域,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是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职业发展需求,扩充跨学科知识和提升应用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信息科技学院立足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交叉融合,依托智慧康养产业学院、国家一流专业,以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和大数据基础等要素分析为核心、结合当下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求,整合社会资源,采用校内校外双导师制,与优质的人工智能企业共建机器视觉检测应用微专业课程。...